冶炼行业的军人企业家——成全明
作者: 发布日期:2016-04-05 浏览次数:

有人将优秀的企业家分为三种:军人出身的蓝血企业家,有着虔诚信念的教父企业家,有着技术天才的技术企业家。蓝血代表冷漠,用蓝血企业家形容成明全并不贴切。他既是部队里的老班长,最有范儿的村支部书记,也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和优秀的共产党员。

艰难创业
       部队的生活,是退役军人最怀念的。那里有并肩战斗的兄弟,有钢铁般的纪律,有保家卫国的热血豪情。成明全也忘不了它,所以,就算退役了,很多年过去了,成明全还是喜欢称自己为“老班长”。1983年,成全明退役以后在村里担任村治保主任、支部委员、民兵连长,个人也承包了一家砖厂。凭在部队打下的坚实基础,村里各项工作他干的不错,靠实干,砖厂一年也收入几万元,家庭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。命运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。1995年他被镇里选拔为南勋村党支部书记,随后镇里组织村镇负责人到深圳、上海、南京、厦门等地参观,与各地客商接触。南方之行让成全明很受刺激,也激起了军人的斗志,在家干的小作坊只能解决温饱问题,南方有些年轻人比自己还年轻,却能把企业做的这么好,为什么自己就不去尝试?于是在1995年秋天,成全明义无反顾带领12户农民以入股的形式创办了金利治炼有限责任公司,成了村民心中最有范的村支书。

风光背后,是创业的心酸。建厂的时候,成全明一队人都是刚从农村走出来的朴实农民,农村信息比较闭塞,所以他们对外面的行情并不了解。建厂时的铜价是一吨三万三,可等工厂生产出来后,一吨掉到了一万六,一下子掉了一倍还多。所有产品都销不出去,股东们开始闹情绪,说这个企业不行了,要退股。面对这些,成全明白天上班,晚上召集股东开会,鼓励大家坚定信心,逆势而上。成全明回忆说:“当时唯一的理念就是坚持。”
       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到了1998年,随着信息的流畅、市场的打开,在无望中坚守的金利终于收回了原来的成本。1998年至2000年,企业经营状况逐渐好转,成全明在征得全体股东同意后,于2001年在厂里新建一座0.8平方米的小型炼铅炉,2002年又建了一座1.14平方米鼓风炉和一座年产1万吨电解铅车间。炼铅炉和铅车间的建立表明成全明开始涉猎铅行业。在这一次的转型中,成全明再次遭遇资金、技术、人才三重困境,但也是在这一次中,成全明相信了奇迹的存在。

相信奇迹
       企业的转型升级却没有足够的资金,技术和人才的支持,成全明再一次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。资金问题尤其显得迫切,虽然向银行寻求帮助是一种方法,可是大多数银行只会在金融宽松,企业发展好的时候主动找着企业放贷,等银根紧缩,即企业恰恰最困难的时候,减少授信、提高利率。这条解决途径似乎通往的是死胡同。就在这个时候,民生银行来了一个小伙子,说可以贷款五千万给他。当时的成全明自然是不太相信的,一直申报的融资都没有批下来,现在却有人要送钱来,他现在回想起来,还觉得是个不太真实的梦一样。幸好当时,成全明抱着试一试的侥幸心理,将材料报了上去,不到一个月,五千万批了下来,奇迹真的出现了。
       资金问题的解决,如同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金利公司快要干涸的池塘,使金利终于摆脱困境,发展如鱼得水。如今,金利注册资金达到32000万元,总资产10亿元,公司占地面积350余亩,现有员工1800余人。主要产品为电解铅、金、银、氧化锌、冰铜、硫酸等。年产电解铅26万吨,硫酸26万吨,冰铜8000吨,次氧化锌30000吨,黄金1000公斤,白银600吨,锑1500吨,铋800吨的生产能力。2010年公司共实现产值51亿元,完成销售收入50.3亿元,上缴税收1.007亿元。到现在的产值已经达到七十多个亿,在铅行业里位居全国第二。
      成全明希望将金利做成最好的企业,环保方面是世界上最好的,设备是最先进的,给员工的待遇是最好的,对社会的回报是最好的。


回馈社会

成全明始终没有忘记“我是一个兵”。这些年来,企业安置退伍军人150多人,每年“八一”,他都把退伍军人召集到一起,开联欢会,座谈会,发些纪念品。很多50多岁的老退伍军人说又找回了部队的感觉,找回了部队时的斗志。开会时,他对大家讲:“我们是退伍军人,我们是特殊人才,在工厂别人吃不了的苦我们要吃,别人干不了的事我们要干,我们要把部队的好作风好传统发扬开来。”部队在附近驻训,他总要带公司领导班子进行慰问,共叙鱼水情深。
       成全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始终牢记党的宗旨,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。企业效益好了,成全明就开始实践作为一名党员当初承诺的誓言。当他得知济源市有一批困难学子急需救助时,慷慨解囊,一次出资7万余元予以资助;2008年夏天,东张村赵某不幸患白血病,需住院治疗,但家中贫困拿不出高额的治疗费,成全明立即捐助4000余元,帮助他渡过了难关;成明全投资25万元,为南勋村修通了全长共计2332米的水泥路;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,成全明缴纳特殊党费1万元,并组织公司全体员工为灾区捐款50余万元。连续8年来,成全明累计投入近70万元,为村里群众犁耙地、浇地,并购置收割机2台;连续5年来,累计投入10万余元,为村里考上本科和大专的学生进行奖励;连续5年来,投入10余万元,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发放300元敬老金。
       “光说不练假把式”。要想成功,不仅要敢于去想,更要敢于去做。去往成功的路必定要经历波折与磨练,但只要锲而不舍,命运会还你一个奇迹。


来源:网优